書名:非常有機-國際有機之父談健康活到156

作者/譯者/編者.簡介:

樓慕瑾,影像與文字工作者、有機文化推廣者,曾任:華視新聞部記者與製作人、華視駐美國西岸特派記者、中天頻道編輯主任、大地頻道製作人兼主持人、鳳凰衛視美洲台節目總監、香港樹仁學院大眾傳播系客座副教授。著作有《黑道 白道 非常道》、《放眼香江 跨越21》、《非常有機》。

內容簡介:

在全球人類「環保與健康」的生活時尚驅動之下,有機耕作的理念開始在世界各地發燒。許多人將「有機」掛在嘴裡,但多少人真的了解什麼是有機?出身台灣、在美國有機領域耕耘多年的張明彰博士表示,「有機」不是現代文明的流行風潮,而是人類保持身心健康的生活態度、方法,以及文化底蘊。

在美國,張明彰博士有「亞裔有機之父」的稱號,許多媒體先後報導他的「有機生活──健康之道」的理念,並讚揚他表裡如一,與大自然相融相合的「有機」生活態度;在中國及東南亞各國,張博士素有「國際有機之父」的稱謂,不但不辭勞苦奔走各國,藉由專業演講來宣導正確的有機觀,更身體力行地指導各地有機農場的規劃與執行,因而被許多媒體讚譽為「華人之光」。

本書最大的特色就是藉由張博士個人在有機領域的傳奇經歷,一方面娓娓道來他是如何走進有機世界,創造出自己的有機王國;一方面也提供最先進的有機法規,幫助讀者充分了解到有機食品的分類與定義;一方面他更呼籲大家一起正視人類對大自然的污染、毒化,最終將危害到人類自己。因此,「有機」不只是善待地球、善待自己,是天地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更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念茲在茲的生活態度。

序/導讀
一張單程機票,一件簡單行囊,一本有效期只有三個月的護照,19802月,張明彰懷著僅有的3000美元積蓄,流亡到美國,因緣際會、勞心勞力,開創出富甲一方的「有機帝國」,創造出恢復千萬人健康的「有機世界」。如今,他更以推廣「有機文化」為己任,宣揚用「有機」來強健、淨化身心靈的正確方法。

目次
蔡仁泰(亞細亞銀行董事長、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創會總會長)
石川崎(前日本出版會社副總裁)
畢勇杰(中國有機論壇總召集人)
純普薩波吉斯博士(Dr. Chompusak Poolkes,泰國毒物學和環保專家)
馬迪友醫生(Dr. Mardjo,現任印尼總統醫療團主席、三軍聯合醫院主席)
古拿旺(Mr.Gunawon,現任印尼總統顧問)
作者自序
第一章 因緣際會中 入有機領域
第二章 洞燭加機先 創有機菇場
第三章 有機業抬頭 亨利成龍頭
第四章 有機與生機 藥用與食用
第五章 有機保健康 養生D I Y
第六章 有機真奇蹟 匯成新世界
第七章 有機正風行 遍地皆開花
第八章 有機新法規 舉世皆奉行
第九章 有機合理化 為承先啟後
外一章 星洲蕭依釗 專訪張明彰

作者結語 有機文化與傳承永續

非常有機:國際有機之父談健康活到156

非常有機.jpg  

非常有機.2.jpg  

 

  一張單程機票,一件簡單行囊,一本有效期只有三個月的護照,

19802月,張明彰懷著僅有的3000美元積蓄,流亡到美國,

因緣際會、勞心勞力,開創出富甲一方的「有機帝國」,創造出恢復千萬人健康的「有機世界」。

如今,他更以推廣「有機文化」為己任,宣揚用「有機」來強健、淨化身心靈的正確方法。

在全球人類「環保與健康」的生活時尚驅動之下,有機耕作的理念開始在世界各地發燒。

許多人將「有機」掛在嘴裡,但多少人真的了解什麼是有機?

出身台灣、在美國有機領域耕耘多年的張明彰博士表示,

「有機」不是現代文明的流行風潮,而是人類保持身心健康的生活態度、方法,以及文化底蘊。

  在美國,張明彰博士有「亞裔有機之父」的稱號,

許多媒體先後報導他的「有機生活──健康之道」的理念,

並讚揚他表裡如一,與大自然相融相合的「有機」生活態度;

在中國及東南亞各國,張博士素有「國際有機之父」的稱謂,

不但不辭勞苦奔走各國,藉由專業演講來宣導正確的有機觀,

更身體力行地指導各地有機農場的規劃與執行,因而被許多媒體讚譽為「華人之光」。

  本書最大的特色就是藉由張博士個人在有機領域的傳奇經歷,

一方面娓娓道來他是如何走進有機世界,創造出自己的有機王國;

一方面也提供最先進的有機法規,幫助讀者充分了解到有機食品的分類與定義;

一方面他更呼籲大家一起正視人類對大自然的污染、毒化,最終將危害到人類自己。

因此,「有機」不只是善待地球、善待自己,是天地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更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念茲在茲的生活態度。

內文1

根據統計資料,全美每年平均有73千宗與大腸桿菌有關的病例,

其中大約有60人死於大腸桿菌引發的疾病。

放眼美國菠菜的產值每年大約有3.25億美元,

卻因2006年的「毒菠菜事件」,造成美國農民損失至少一億美元。

如此看來,有機肥的製造與使用過程必須嚴謹,不可不慎!

  其實,只要按照有機法規條例,在規定的發酵期之後再使用,安全性便能大幅度的提升;

相對地,消費大眾也需有充分認知,食用蔬菜前,應該澈底清洗乾淨,

或者減少生食,盡可能煮熟後再吃,即能降低或免除大腸桿菌的感染機率。

有機耕作裡的病蟲害防治法

然而不灑農藥、不噴殺蟲劑、殺菌劑,農作物不是被蟲吃光光了嗎?

怎麼還會有農產品可以收成呢?這是許多人心中的疑惑。

其實,有機耕作裡的另一項推行要務,就是實施不危害土地與人類健康的「病蟲害防治」。

(詳見法規條例205/ 601~ 205/ 603 )。

  筆者將張博士
20多年來,指導有機耕作中的病蟲害防治方法,重點摘要出以下9項:

1. 培養健康的土壤

    活化土壤,讓土壤裡充滿微生物、有機質和良好的保水性,

促使農作物健康生長, 健康的作物對病蟲害自然有較強的抵抗力。

2.
不吝嗇大請客

   所有生物,包括人類、動物、植物、細菌在內,都有一個共同點,

在可以挑選的生長環境中,會選擇吃自己偏愛的東西,比如面對有108道菜的滿漢全席,

喜歡吃魚蝦的人,會大快朵頤海鮮類,其它的佳餚也許就會淺嚐即止,甚至碰都不會碰。

這是自然的反應,昆蟲界也是如此。

因此,美國有機農田會在種主要作物的土地上,

每隔56行,栽植一行紫色萵苣菜(Roman Lettuce),這種生菜昆蟲特別愛吃,

自然而然不會殃及主要作物,有機農民便收成無慮了。

3. 天敵防治法

  採用大自然「一物剋一物」的原理。很多自然界的天敵是人類的盟友,

在美國有專門養殖瓢蟲(Lady Bug俗稱花姑娘)、螳螂的實驗農場,用來供應有機農場,

由於瓢蟲和螳螂吃葷、不吃素,當瓢蟲和螳螂吃完害蟲後就會離去,不會傷害農作物。

除此,還有專吃蛆類的掠食蛆(Western Predator Mite)、

專吃土壤害蟲的CutwormsRoot Maggots的地瓢蟲(Predaceous Ground Beatle)、

專吃牧草蟲和蛆類的海盜甲蟲、專吃蛆類的六點薊蟲(Six Spotted Thrips),

以及所有害蟲無所不吃的刺客蟲(Assassin Bug ),

另外,還有專吃不同種類害蟲的蜘蛛、烏秋、燕子等益蟲益鳥都可加以運用。

 <

arrow
arrow

    voac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